三步五食系列:從111之14號到98號:廖家牛肉麵

作者: 本報訊 | 台灣立報 – 2014年2月27日 上午12:23

■姚忠誠

我和S從國家戲劇院往廖家牛肉麵走,黃昏的杭州南路金華街口一片金紅,半片金光來自晚霞、半片紅土則是破碎磚瓦,包含廖家牛肉麵、金華麵店,以及原本在此的遮住地平線的華光社區老平房,後方藍瓦白牆的中正紀念堂巨大了起來,或許是空曠的原故,怪手答答聲響亮極了。

(上圖)紅肉綠菜白麵條3色,是廖家牛肉麵很容易識別的特色。(圖/許純鳳 文/姚忠誠)

廖家搬到金華街98號,離原址不遠,價錢還調漲了10元,我們嘗了一口牛肉湯,不約而同露出鬆了一口氣的笑,是的,至少口味沒變。廖家牛肉麵的菁華得用喝的,根據《蘋果日報》的採訪,廖家用牛骨、牛油熬煮出濃厚的湯底,再兌少許滷牛肉的醬汁,才有一碗介於乳白與醬色、清燉與紅燒之間的牛骨湯。

廖家跟桃源街牛肉麵的清燉口味有些相似,一樣的加粗白麵條與紅燒瘦肉,但我偏愛前者多些,湯頭更醇厚,加了清燙菠菜、空心菜解膩。特別的是,供人自取的調味料除了辣油、酸菜,還有沒剝皮的大蒜。

「老闆娘,搬家後開始賣水餃囉?」我和S一副大驚小怪的樣子。「春天正逢台灣蒜頭初上市正好吃,你們剝2顆配牛肉湯試試。」雖然西式料理裡也會拿炸蒜片配牛排,但生蒜配牛肉麵還真不常見,我掰一塊放湯裡泡一會兒,壓壓蒜頭的辛辣,連湯帶肉一口吃進嘴裡,味道的確不賴。

到此必吃的還有鹽水花生、豆干、台式泡菜,幾樣小菜乍看普通,但都做得簡單道地,其中豆干總是切得極薄,剖面明顯蜂巢般的空隙,口感較粗,但看起來極入味,每桌客人都會點上一盤。

廖家牛肉麵原本在這路口,破破爛爛像是臨時搭建的小房,白底紅字招牌立在蘋果綠鐵皮屋頂,往外有墨綠塑膠活動遮雨棚,底下是白色木材牆壁、下雨時有片遮風避雨的透明塑膠布,每天到吃飯時間總是排隊人潮不斷,和中段的金華麵店,一起將這條小路吵得熱鬧。

現在只剩廖家還在金華街,金華麵店搬到隔壁的潮州街,和愛國杭州的早餐店相隔沒兩步路,雖然店面都沒搬太遠,但我還是想念華光社區的路邊攤風情,就像想念西門町的西本願寺外頭,和眷村的老伯們坐在中華路路邊,吃張記韭菜水煎包配小米粥,看傍晚的鴿子在天空盤旋準備回家。

廖家牛肉麵

地址:台北市金華街98號

時間:11:00~20:00(週一公休)

電話:02-2351-7065

圖說:花生、豆干、泡菜是店裡熱門的小菜,調味都偏淡,剛好襯托牛肉湯的濃郁。(圖文/姚忠誠)

圖說:廖家牛肉麵的新店桌子小、走道也窄,店家乾脆每2、3張桌子就配台小推車,放滿調味料、餐具、衛生紙,這下客人省得走動,空間小就不成問題了。(圖文/姚忠誠)

延伸閱讀

三步五食系列:人親土親,吃麵溫馨

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37598

三步五食系列:隆記菜飯巷底的家常鍋貼

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37367

三步五食系列:兄弟飯店旁的娘惹咖哩

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36954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試吃的美寶-春申食府大小通吃了沒?

作者: 文╱王瑞瑤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4年2月22日 上午5:55

中國時報【文╱王瑞瑤】

李總找上春申君,江浙餐廳找名人,水餃烤鴨菜單混,台灣滋味戰國魂。

去年底,仁愛路圓環邊開了一家好大好大的中餐廳,名為「春申食府」,探子來報,是前紅豆食府的總經理兼廚藝總監李慶興開的店。

很猶豫,要不要主動聯絡,因為我對紅豆食府的評價平平,但認識李師傅很久了,不捧個場,不太好意思。春申食府包括一樓和地下室加起來共有700多個座位和15間包廂,地段之好,規模之大,菜色之多,近年少見。

■小菜到鮑翅 菜譜豐富

14歲入行的李慶興,擁有40年的江浙菜資歷,早年在來來飯店工作,之後被貴婦網羅進餐廳,如今投資3000萬元自立門戶,將畢生功力全數貫注在春申食府上,從厚厚的菜譜中便可窺見他大小通吃的野心。

小菜便有30餘道,也供應每客近千元的排翅鮑魚,還有幾十塊錢的水餃麵點,以及8800元起價的桌菜,甚至是每隻1380元的烤鴨兩吃。

從李總變李董的李慶興,端出幾道江浙盆頭小菜證明寶刀未老,上海燻魚的醬汁滲透入裡,甜而不膩;滷汁糖心蛋的蛋白嫩,蛋黃凝,如膠黏嘴;蔥油芋艿像個抓不住的小鬼頭,綿密幼滑、蔥油海蜇頭脆口爽俐,沾佐蝦醬風味獨具;蒜泥白肉是小黃瓜捲五花肉的精緻版,蒜味濃而不衝,清脆有汁,就連老醋拌花生,也是下酒良伴,小菜果然是李董的最拿手。

至於津白獅子頭、紹興糟溜魚片、麵拖圓鱈等大菜遠不如小菜精采,但其中卻一道以色誘人,以味嚇人,以氣傷人,狀似嬰兒食品的鹹菜豆瓣酥,意外贏得滿堂彩。

■鹹菜豆瓣酥 先臭後香

色澤碧綠、漾出油光的鹹菜豆瓣酥,細看之下是爛糊一堆,趴在盤子裡不但不成形,還散發老鹹菜的醃菜味與豆瓣酥的豆腥味。不透氣也不冒煙的鹹菜豆瓣酥看似冷菜,第一時間,以匙舀起,送入口中,保證燙得你哇哇叫。

老師傅將蠶豆先蒸鬆再打碎,添加大量豬油炒製,油潤豆身,有的化沙,有的成粒,入口先臭後香,滋味巴在口腔,氣息綿延不絕,這股臭令人一再回味,與上海蒸臭豆腐有異曲同工之妙。「年輕人吃不懂,拚命喊臭,老人家一試上癮,直說好香!」

■山芹炒鴨絲 別處少見

北平烤鴨雖非江浙菜,卻是宴席料理不可或缺的大菜,春申一鴨兩吃,一吃為片皮肉包薄餅,二吃選擇別處少見的山芹炒鴨絲。

與李慶興稱兄道弟的烤鴨老師傅,沒有端出烤鴨的最高標準,但桌邊表演中規中矩,片鴨連皮帶肉倒也乾脆,鴨皮色淺褐略薄透還酥脆,鴨肉不乾柴無腥臊也算順口,1380元的定價與其他菜餚一樣,搭配環境與服務,價格與質量相等。

最後來說「春申」二字,李慶興表示春申君是戰國時代的美食家,所以取其名為店名,然而上網搜尋,本名黃歇的春申君是著名的政治家,在楚國擔任丞相長達25年,與平原君趙勝、孟嘗君田文、信陵君魏無忌合稱為「戰國四公子」,門下食客三千多人,這也是算是吃美食也要長知識的一種延伸吧!

INDEX

★春申食府╱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4段66╱02-27073555╱11:00∼14:00和17:00∼21:30╱收一成服務費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水餃、年糕冰久! 「發霉」毒素傷肝腎

作者: 蔣志偉 | TVBS – 2014年2月15日 下午3:18

元宵節過後,很多民眾家裡冰箱,恐怕還是有不少年菜冰在冰箱,尤其是大家印象中,可以冷凍比較久的水餃、雞肉或是年糕、發糕,甚至還有人看到糕粿類上面長了黴菌,只是切掉還照吃,營養師提醒別為了省菜錢,賠上健康,因為年糕、發糕只要長了黴菌,裡頭就有毒素,吃了會對肝腎造成傷害。

過年期間大魚大肉,但元宵節後,通通變剩菜塞冰箱,很人不知道,煮熟水餃,在冰箱放到發酸,雞肉長時間沒吃也變質,其實不只是這些食物,不適合冷凍放超過一個月,糕粿類點心同樣不能放久。原本香氣四溢的發糕和年糕,吃不完,就算冰起來,還是會擺到發霉,仔細看,黑點和綠色黴菌,佈滿在發糕上頭,別以為切掉就沒事,裡頭暗藏的毒素,會導致肝腎病變。民眾:「發糕放太久,會長霉,因為它沒有防腐劑,就容易長霉啊,而且潮濕啊。」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:「只要發霉東西都不要吃了,尤其是如果你是屬於肝臟功能不好,或是小朋友老人家腸胃功能不好,其實都會引起立即性反應。」其實,市售精緻澱粉作成,糕餅點心熱量和糖分相當高,罹患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三高患者得小心攝取,尤其是糖尿病患者,需控制40公克以下,最好使用蒸煮烹調,可降低油脂和熱量攝取。營養師提醒民眾,可千萬別為了省菜錢,將冰了超過1個月,年糕、發糕和剩餘年菜,再拿出來吃,萬一把毒素吃下肚,後果不堪設想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一口走天下!從料理看老眷村 好漢的復刻味道 

NOWnews – 2014年2月13日 下午1:26

記者簡怡欣/台北報導

「蔥油餅、水餃、家常麵、麻花捲、雙胞胎、燻肉捲大餅、水煎包……」千變萬化的麵食料理,看得人口水直流。麵食是過去眷村生活中的重要料理,更是許多眷村長大孩子的記憶。而在眷村幾乎都已改建消失的今日,維持著60年代後的原有建築風貌的寶藏巖,成了深具眷村人文意象的時代縮影。

曾被《紐約時報》推崇納入台北最具特色景點的寶藏巖,一條巷道循著山形蜿蜒,建立起寶藏巖違建社區聚落;早期居住的居民多是老榮民和眷屬,因而保存下的珍貴1960至1980年代的原有建築風貌,近年來則透過結合各式文藝活動,讓老眷村再次成為國際藝術村,吸引來自不同的地方的民眾認識眷村文化。

台北市文化局連續9年舉辦台北眷村文化節,今年活動地點則到了寶藏巖,透過結合眷村麵食故事、眷村電影院、及梁山伯與祝英台戲劇演出,引領民眾走進村內,看見真實的眷村生活文化。

民以食為天,而眷村文化節的開端便是以「吃」開始;融合了各省美食精髓的眷村飲食主題展,包括擔擔麵、貓耳朵、蒸餃、刀削麵、炒手、牛肉麵…等大江南北十大經典麵食料理,除了用眼睛看、去認識,也能親自用味蕾回味復古好滋味的感動,嚐上蔥油餅、水餃、家常麵、麻花捲、雙胞胎、燻肉捲大餅、水煎包等數種美食。

此外,也將透過劇團以傳統段子為眷村「說」菜,把滿漢全席、八馬褂、口吐蓮花結合中華美食南北各地的著名特色菜餚,擲地有聲的端進觀眾的耳裡,要讓觀眾看得過癮,聽得耳饞,從眷村飲食看過更多的台灣多元文化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一口走天下!從料理看老眷村 好漢的復刻味道

NOWnews – 2014年2月13日 下午1:26

記者簡怡欣/台北報導

「蔥油餅、水餃、家常麵、麻花捲、雙胞胎、燻肉捲大餅、水煎包……」千變萬化的麵食料理,看得人口水直流。麵食是過去眷村生活中的重要料理,更是許多眷村長大孩子的記憶。而在眷村幾乎都已改建消失的今日,維持著60年代後的原有建築風貌的寶藏巖,成了深具眷村人文意象的時代縮影。

曾被《紐約時報》推崇納入台北最具特色景點的寶藏巖,一條巷道循著山形蜿蜒,建立起寶藏巖違建社區聚落;早期居住的居民多是老榮民和眷屬,因而保存下的珍貴1960至1980年代的原有建築風貌,近年來則透過結合各式文藝活動,讓老眷村再次成為國際藝術村,吸引來自不同的地方的民眾認識眷村文化。

台北市文化局連續9年舉辦台北眷村文化節,今年活動地點則到了寶藏巖,透過結合眷村麵食故事、眷村電影院、及梁山伯與祝英台戲劇演出,引領民眾走進村內,看見真實的眷村生活文化。

民以食為天,而眷村文化節的開端便是以「吃」開始;融合了各省美食精髓的眷村飲食主題展,包括擔擔麵、貓耳朵、蒸餃、刀削麵、炒手、牛肉麵…等大江南北十大經典麵食料理,除了用眼睛看、去認識,也能親自用味蕾回味復古好滋味的感動,嚐上蔥油餅、水餃、家常麵、麻花捲、雙胞胎、燻肉捲大餅、水煎包等數種美食。

此外,也將透過劇團以傳統段子為眷村「說」菜,把滿漢全席、八馬褂、口吐蓮花結合中華美食南北各地的著名特色菜餚,擲地有聲的端進觀眾的耳裡,要讓觀眾看得過癮,聽得耳饞,從眷村飲食看過更多的台灣多元文化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身障父兼數職還打鼓 養大3小孩

作者: 記者林宛諭╱二林報導 | 聯合新聞網 – 2014年2月10日 上午2:33

彰化縣喜樂保育院水餃工坊員工蔡永祥,因小兒麻痹行動不便找工作到處碰壁,現在他清晨擔任送報生,再到水餃工坊包水餃,他說「因為曾失業,每一樣工作都捨不得放棄」,身兼數職養大三個孩子。

彰化企業經營研究協會昨天在喜樂保育院舉辦公益春宴,蔡永祥與水餃工坊成員組成太鼓隊也上場表演迎佳賓,彰化企協會長許國忠說,企業界的春宴活動結合公益更有意義,他們認購2萬元水餃,也贊助10萬元支持太鼓隊,鼓勵像蔡永祥這樣樂觀努力的朋友。

蔡永祥年輕時擔任裁縫師,年過四十後,裁縫製衣的生意愈來愈少,他尋求轉業,卻到處碰壁,他說「一般公司看他的腳不方便,連給一個機會都不肯」。

十年前他開始騎著三輪車,每天清晨5點開始送報,一個月可賺八千元,假日再幫人修改衣服、換拉鍊一百、五十元的賺,一個月可多出二、三千元,後來再到喜樂水餃工坊包水餃,現在漸入佳境,一個月能有約三萬元收入。

「雖然身兼數職會累,但可以多賺點錢,我很珍惜有工作的日子。」蔡永祥說,剛開始包水餃一天只能包200個,現在他已能包1500個了,最近他也和水餃工坊的同伴練太鼓,雖然剛開始不太靈光,但也找到生活中的樂趣及活力。

瑪喜樂基金會執行長林玉嫦表示,彰化企協250名成員昨天聘請外燴自助餐點,搭配喜樂水餃坊的水餃,和喜樂院生們一起同樂享用,也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界的溫暖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包水餃打麻將 年節最愛這一味

自由時報 – 2014年2月4日 上午6:11

記者陳慧玲/專題報導 記者胡舜翔/攝影

談到農曆年最喜歡的氣氛,周蕙、倪安東都說家人團聚在一起,就是最好的氛圍。周蕙每次過年都期待小年夜家人坐在一起包水餃的感覺,而倪安東則最愛和家人打麻將「鬥智」。

周蕙 金元寶沒份

周蕙談到,小年夜當天,全家人會圍在一起包水餃,媽媽都會去買小小顆的純金金元寶包入1顆水餃中,等到除夕夜全家守歲,接近午夜12點時,嫂嫂們會去下水餃,看看誰最幸運可以吃到那顆金元寶。但她笑說:「永遠輪不到我,因為我吃素,媽媽會單獨準備素餃子給我。」

倪安東 口誤喊小人

倪安東雖給人「洋派」印象,但他說全家都超愛東方文化產物麻將。奶奶以前就會和空軍的老婆們學打麻將,因此包括爸爸和他,全都受奶奶影響,熱愛麻將。也唯有過年放假期間,家人們可以團聚打麻將,他說:「大人一桌、小人一桌。」被周蕙取笑,「是小孩、非小人。」

新年許願 事業順利

倪安東和女友感情穩定,但新年願望還沒想要快點結婚,他說:「要等待對的時機!」而馬年願望他希望:「事業順利,像馬跑得一樣快!」周蕙雖也想求桃花,但對愛情卻非特別強求,她說:「我覺得我有一半『女漢子』的個性,生活中可以不靠男人,很多事都自己來。」她最怕朋友安排相親飯局卻又明示她,感覺不自然,但朋友說:「妳是好女生,不然我們怎麼敢介紹?」讓她聽了很窩心也感謝。

新年願望,周蕙希望可以多排一些巡演,桃花運則隨緣,她笑說,以前聽命理老師說什麼時機去泡玫瑰花瓣澡可以帶來好桃花,她乖乖照辦,還加了玫瑰花精油,但還不是沒遇到真命天子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三步五食系列:隆記菜飯巷底的家常鍋貼

作者: 本報訊 | 台灣立報 – 2014年1月30日 上午12:22

圖文■姚忠誠

中山堂對面有條死巷子,一進來首先看到「隆記菜飯」,再往前2步右邊是「張記鍋貼牛肉麵」、左邊是「蘇記餃子館」。老一輩的外省人、新一代的文青都往隆記跑,一半吃它的名聲、一半吃懷舊的味道。後邊2家小店則恰恰相反,上門多是上班族和學生,熟悉城中區的F便和我約在張記晚餐。

(上圖)延平南路101巷口就屬隆記招牌最亮,巷子底的「張記鍋貼牛肉麵」與「蘇記餃子」另成一世界,收留附近知味的學生與上班族。

這天我先到,要了煎餃、牛肉湯獅子頭,晚來的F看見忍不住嘮叨:「這裡就這兩樣最油,你還偏偏一起點,吃完都不用擦護唇膏啦!」一轉頭,隔壁挺著肚腩的中年男子,筷子夾住煎餃在空中停了3秒,等2滴油落進盤裡才往嘴裡送,大概是這年頭大叔和F都一樣保持著窈窕少女心。

張記鍋貼在煎爐上淋上了麵粉水,半蒸半煎才會讓上層麵皮柔軟、底部酥脆還帶些微焦麵衣,嚼起來既脆又有嚼勁,豬肉高麗菜內餡反而成了配角,叫人吃完只記得麵皮酥香。我覺得內餡若加些薑末、或者高麗菜比豬肉再多些,吃起來肯定更清爽,但拿小碟子斟滿白醋,另外點碗酸辣湯也是解決方法。

酸辣湯中規中矩,紅蘿蔔、筍子、黑木耳、蛋花、豆腐幾樣標準配料,切絲煮熟勾芡加醋,唯有一點不同:酸辣湯聞起來有酸梅的味道,我懷疑是酸梅醋,也可能是聞錯。但我更偏愛牛肉獅子頭湯,看起來醬黑的牛肉湯嘗起來其實不太鹹,加入帶甜味的酸菜還多了些深度;油豆腐吸飽了湯汁,咬一口,精華全在嘴裡爆發;當作主料的獅子頭,則像是鍋貼水餃餡的變奏版。當然,如果把湯面浮油全撈去,喝起來更清爽。

張記鍋貼裡,男女老闆2人分工,乾溼分離,一人負責煎鍋貼,一人煮湯、下餃子,不曉得中午忙起來如何,但我常在打烊前上門,只見男老闆站在爐台前不疾不徐煎上10個鍋貼,老闆娘算準時間等鍋貼快好,才轉上大火俐落地煮上一碗湯,看他們一快一慢互補又和諧地出菜就是一種樂趣,而店裡3面白牆沒有電視、收音機,可以放空心思吃一頓飯,更是一種輕鬆。

張記鍋貼牛肉麵
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79號1樓之1(從延平南路101巷進入)

時間:11:00~14:30、17:30~19:30

電話:02-2388-6482

圖說:牛肉湯獅子頭上撒滿新鮮蔥花,底下還墊著酸菜,配上油豆腐、獅子頭,看起來醬色濃重,吃起來倒是清爽。

圖說:現點現煎的鍋貼,麵皮底部金黃酥脆,配上豬肉韭黃餡,個頭不大但油份重,吃上10個就很飽足。

【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】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LihpaoDaily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月虧20萬 「口友水餃店」苦撐經營

東森新聞 – 2014年1月29日 下午1:11

由防癌教育基金會輔導成立,全台唯一一家「口友水餃店」,最近傳出可能停止營業;執行長坦承,營業將近近四個月,每月虧損二十萬,但為了繼續提供口腔癌病友們工作機會,沒有停業打算,希望各界發揮愛心,幫助口友們從工作中找回自信。

包入滿滿內餡兩手一掐變身圓潤水餃,簡單工作對楊清川來說卻無比珍貴,因為3年前他罹換口腔癌,切掉下巴淋巴,不但招來異樣眼光,找工作也到處碰壁。還有口友眷屬李太太先生過世後,她還要照顧婆婆、孫女,差點連喪葬費都籌不出來,防癌教育基金會看到他們的困境,在去年十月開了這家口友水餃店,教他們包水餃、煮水餃,但開店將近四個月每個月虧損20萬,外傳可能停止營業。

口腔癌友沈世木:「這個工作讓我找回自信,我能幫就幫,希望不要停止營業。」口友水餃店位於板橋區雨農路上,現在有八位口友投入工作,平常負責包水餃煮水餃點餐的工作,則是由志工負責,但開業以來生意一直不見起色,每到中午用餐的尖峰時段,店內常常空無一人,只能靠公司行號學校訂購來苦撐。

防癌基金會執行長特助劉景麗:「我們最近也在開發網友平台,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口友水餃。」雖然營業狀況的確不好,但為了繼續提供口腔癌病友們工作機會,基金會沒有停業打算,只希望各界多多發揮愛心幫助口友們,從工作中找回自信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月虧20萬 口友水餃店…苦撐

自由時報 – 2014年1月29日 上午8:41

提供癌友工作機會

〔自由時報記者陳韋宗/新北報導〕由防癌教育基金會輔導成立、全台唯一一家「口友水餃店」,最近驚傳可能停止營業;防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由力行坦承,「口友水餃店」營業迄今近四個月,每月虧損二十萬元,狀況的確不好,但為了繼續提供口腔癌病友們工作機會,沒有停業打算,只希望各界多多發揮愛心,幫助口友們從工作中找回自信。

積極規劃網購平台

「口友水餃店」位於板橋區雨農路十七巷一號,從八月份開始試賣,十月初開幕,生意一直不見起色,即使到中午用餐的尖峰時段,店內也常常空無一人,只能靠公司行號、學校訂購苦撐。由力行說,目前正考慮是否換地點經營,同時積極規劃成立網購平台,希望改善經營狀況,也歡迎民眾電洽訂購:02-2251-9595。

由力行表示,基金會原本計畫在中南部設點,幫助更多口友,但現在遇到經營問題,計畫也跟著延宕。由力行說,很多口友的經濟狀況不好,接受治療後,常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困境,希望政府比照喜憨兒庇護工場的模式,對口友們伸出援手。

透過工作找回自信

「口友水餃店」現在有八位口友投入工作,平時負責包水餃,煮水餃與點餐的工作則由志工負責。五十八歲的口友沈世木在「口友水餃店」包水餃已經三個月,每天工作三至五個小時、至少包二千顆水餃。他說,以前找工作常常碰壁,一度覺得人生沒有希望,但現在靠包水餃,每月可賺七千多元,慢慢地找回信心。

顧客葉小姐說,「口友水餃店」的水餃每顆定價六元,比一般水餃店貴,但入口清爽、不油膩,而且可以做公益,下次還願意再來。由力行強調,現在經濟不景氣,食材、瓦斯一直漲,基於成本考量與照顧口友的生活,水餃價格比市售水餃略高一些,「但民眾若願意多花一元做愛心,對口友來說是非常大的幫助。」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