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少吃零食 健康不吃胖5訣竅
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 – 2014年2月2日 下午12:16

過年期間,家家戶戶都必定都會存放一些餅乾、糖果,有親朋好友到家裡拜年時可以當作聊天的零嘴,又正好成為小孩們吃零食的大好機會,雖說是過年放假期間,爸媽們還是要記得別讓小孩吃太多,免得過了一個年,肉也長了一圈。

逛一圈年貨大街,不難發現年節常吃的零食像是各種口味的魷魚絲、牛肉豬肉乾,或是色彩繽紛的軟糖、或是加了許多調味料的蜜餞等,雖說總覺得過年就是要吃這些才應景,但是多半都是高熱量又高糖、高鹽的食物,吃多了只會不利健康。

根據美國賓州大學人類發展學教授琳伯區(LeannBirch)針對140位5歲小女孩及其父母,進行長達4年的追蹤研究,結果發現小孩在3歲以前對於零食能自我控制食量,但隨著年齡漸增,也會逐漸受到外在食物誘惑、環境影響,傾向於會把眼前食物吃光,使得長大後養成零食越吃越多的習慣。

因此,在5歲前是訓練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關鍵期,不代表須完全禁止孩童吃零食,只要選擇健康、有營養的零食即可。那麼,爸媽在家中要如何避免小孩吃太多餅乾糖果呢?

選擇零食種類

● 營養素豐富:各類水果、麵包、全麥餅乾等,並記得常變化種類,以免小孩子容易吃膩。還可以選擇一些營養強化食品,如含鐵、鋅、鈣類的食品,但要根據孩子的需要選擇,如孩子患有營養性貧血,可選擇含鐵餅乾。

● 低糖、低脂肪、忌生冷零食:太甜或太油膩的糕點、糖果、水果罐頭和巧克力,不適合作為孩子平日常吃的零食,因為不僅熱量高、油脂多不易消化,還有可能有發胖危機。另外,冰涼的冷飲和汽水也不宜讓孩子每天當開水喝,含糖飲料是多慢性病或是營養失衡的原因之一。

除了須慎選零食種類以外,記得吃零食的頻率也要控制,每天午、晚餐兩餐之間,或午休結束後,可以讓孩子吃一些點心或水果,佔每日總熱量的10%~15%即可。解決孩子嘴饞問題,還能兼顧補充營養,一舉兩得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過年肥胖潛殺手!5粒腰果=1匙油

優活健康網 – 2014年2月1日 下午12:41

(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/綜合報導)過年期間民眾難免大魚大肉、零食不忌口!一個年假下來恐攝入過多熱量,不知不覺身材就走樣!民眾愛吃的零食跟食物,熱量到底有多驚人?到底該如何留意飲食,讓過年吃得開心又不發胖?員生醫院張淑涵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撇步:

● 堅果零嘴類/過年常見堅果,如花生、核桃、腰果、開心果、杏仁、栗子、瓜子等零食,具有相當高的脂肪,因此食用時,必須限量;不要小看這類零食所隱藏的熱量,其中杏仁果和腰果熱量最高,5粒約45大卡,相當於食入一茶匙的油,而10顆開心果和花生米同樣也是45大卡。

小提醒/這類食物吃多容易口乾舌燥及消化不良,建議一次將要吃得份量拿出來,吃完不再取,以免食入過多;此外,可選擇熱量較低的零食,如蒟蒻或海苔片等。

● 魚肉類/年菜多半是大魚大肉,既然不免要吃些海鮮、肉類應景,只好選擇油脂較少的食材食用,如雞、鴨、魚、蝦等油脂含量較低的食物。此外,節制食用烏魚子、內臟類等高普林、高膽固醇的食物。

小提醒/圍爐吃火鍋時,選擇低脂肉類、海鮮等,少放魚餃、貢丸等加工食品或火鍋料,因為此類食物含油量偏高。

● 年節糕點類/菜頭粿、芋粿等鹹年糕,大多添加豬油,宜適量取用;市售糕餅、甜年糕更是高油、高糖類的精緻食物,應注意份量控制。

小提醒/年糕、蘿蔔糕、甜糕等食物,應酌量食用,亦或是慎選烹調方式,年糕吃法以蒸的方式最好,避免裹粉油炸,以免食入過多熱量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想生寶寶?快吃冰淇淋就對了
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/編譯 | 華人健康網 – 2014年1月17日 上午10:22

香甜綿密的冰淇淋除了是夏天的消暑甜品以外,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!美國哈佛大學一項大型研究發現,飲食控制能影響受孕機率高低,像是多吃冰淇淋這類高脂食物,體內荷爾蒙、卵巢功能就會受到影響,因此有助於增加女性受孕機率。

每周2份高脂乳製品

美國針對近兩萬名的女性做飲食習慣調查,竟得到有趣的結果,每周吃1份以上的高脂乳製品的話,罹患排卵、卵巢相關疾病的機率可以降低27%,而每周吃2份以上低脂食品的女性,罹患排卵問題的機率也高出85%。此項調查檢測了24歲~42歲、1991年到1999年之間試圖懷孕的1萬8555名美國婦女,研究調查結果發表在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「人類生殖期刊」(Human Reproductive)。

為什麼吃高脂食品,會增加受孕機率?哈佛研究人員查華洛教授(Jorge E. Chavarro)指出,乳製品中的脂溶性物質,可改善卵巢功能,可能就是解釋為何有助受孕的原因;事實上,不止冰淇淋,只要是高脂肪的乳製品食物,例如全脂牛奶、起司都是推薦的食物。

宜控制總熱量,勿超標!

如果想要盡快懷孕的女性同胞們,可以暫時將飲食習慣改成以高脂乳製品為主,不過不適用於長期,且在總熱量攝取上也還是不能超過標準,因此就要減少攝取其他高熱量的食物,畢竟體重過胖反而會成為阻礙懷孕的原因之一,還是要記得注意熱量控制。

除了高脂的冰淇淋、牛奶以外,哈佛此項研究也公開了許多種有助於懷孕的食物,例如豆類、葉菜類、南瓜子、全麥麵包、橄欖油、野生鮭魚也都是幫助排卵期順暢、增加懷孕機率的飲食選擇。另外不可或缺的就是葉酸,葉酸是有助胎兒大腦發育很重要的東西,也是媽媽在懷孕前期要攝取的營養素。

總而言之,身體攝取到均衡的營養並維持正常的生理作息,保持愉悅的心情、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,三餐定食定量並均衡攝取,就是讓身體準備好懷孕的最好方法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大倉久和 台北花園 日式火鍋暖心

作者: 吳正弘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4年1月5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吳正弘】

最近氣溫驟降,還會想到什麼?當然是熱呼呼的火鍋!本周推薦日式火鍋。大倉久和飯店的山里日本料理推出的季節鍋物,以及台北花園酒店1F花園日本料理的「暖暖鍋品宴」,在寒冬中享用,更能溫暖顧客們的心。

山里日本料理推出「山里 .鍋物.迎冬」日式鍋料理系列,包括雪白涮涮鍋、山里壽喜燒、鮮活螃蟹鍋及漁師海鮮鍋等4款日式鍋。其中,雪白涮涮鍋使用的是「豆漿」為湯底,非常特別,涮入牛肉、蔬菜及菇類,立即充滿濃濃豆漿香氣,配上無骨牛小排更是美味不膩。而鮮活螃蟹鍋則精挑新鮮美味螃蟹,以昆布湯為底,配上青菜,主要品嘗蟹類的鮮甜;漁師海鮮鍋則集結冬日新鮮水產,富含Omega3,不但美味,更是低脂低糖的最佳選擇。該餐廳的火鍋以2人起鍋,還附上前菜、生魚片、烏龍麵、水果等,相當豐富。

花園日本料理的「暖暖鍋品宴」,依主餐食材不同,單點每鍋880至1,880元不等,供應6款包括美國頂級無骨牛、波士頓活龍蝦、北海道寒鰤魚、活大沙公、雪花豬、活大澳洲黑鮑魚等海陸食材,再任選搭配主廚特製的4款特色湯頭,如日式和風昆布鍋、北海道石狩鍋、養生豆乳鍋、以及蔬果健康鍋。其中石狩鍋係源自北海道,為北國祛寒料理,以昆布柴魚為基底,加入牛蒡、洋蔥、奶油,再加入甘口白味噌(西京味噌)、辛口信州味噌及台式味噌等熬煮而成,鹹鮮中帶有甘甜,以此湯底搭配海鮮,更顯濃郁鮮美,讓人吮指難忘。以新鮮大豆、昆布柴魚等製成的豆乳鍋,頗有養生效果,濃郁豆香與食材完美搭配,光喝上一口湯,即感到溫潤順口。此外,花園日本料理這次推出的鍋品宴,所有食材都是空運來台,價格又不貴,讓客人感到質量兼具的滿足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三高患者亂吃火鍋恐損健康 怎麼吃報你知!

優活健康網 – 2013年12月29日 上午9:00

(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/綜合報導)冬天一到,各家火鍋專賣店便開始一位難求,而民眾一進火鍋店,最愛的不是大片的肉片,就是精緻加工過的火鍋料理,若又沾上沙茶醬配上清脆的綠蔥,一餐下來,簡直是人間享受,大飽口福,而這種吃法,年輕人「偶爾」吃,對健康影響不大,可是患有三高疾病的患者,若這樣肆無忌憚的吃,恐怕很容易影響病情,打壞身體健康!

對此,國民健康署提醒各慢性病友,吃火鍋該注意的事項,以免慢性病控制不好,進而影響了健康,簡直划不來:

1)高血壓病友/濃湯切忌喝多,建議選擇新鮮食材,避免攝取含鈉量高的食品及盡可能減少使用沾醬,譬如加工類的餃子丸子類、沙茶或豆瓣等調味醬料及湯頭等,而沙茶醬則可用白醋、蒜泥、青蔥、檸檬等其他醬料代替,不僅較健康,口感上也相對會清爽許多。

2)高血脂病友/建議選擇低脂肉品,如魚肉或雞肉類,五花及牛肉類肉品要避開(如梅花豬肉、牛等),肉類加工品,如,貢丸、火鍋餃等,這些也是造成過多油脂攝取的來源,根據實測,一顆貢丸裏頭,含近4克的油脂,若民眾多吃幾顆,等於是把一湯匙又一湯匙的沙拉油,直接喝下肚,相當驚人!

3)糖尿病病友/甜點須節制,多吃蔬菜類,延緩糖份吸收,並注意選擇火鍋料,南瓜、芋頭、豬血糕、年糕等皆為主食類,要注意食用分量,同時避免攝取過多高脂肪的食品以免影響體重和血糖的控制。

4)有痛風問題的病友/有痛風問題的人,湯底建議選擇清湯,且避免喝熬煮過久的湯頭,多喝水,以免引發痛風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一頓吃到飽火鍋 熱量等於14碗白飯

作者: 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 | 健康醫療網 – 2013年12月25日 上午8:50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)吃到飽火鍋是民眾冬天聚餐的首選;不過,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,一頓吃到飽火鍋攝取的熱量高達3900大卡,相當於14碗白飯,吃一頓可胖半公斤,若每周吃一次,一個冬天就胖5.3公斤,且鈉攝取量也高得驚人,大約有6600毫克,一餐相當3天的建議攝取量。

國健署指出,1碗麻辣鍋湯底的熱量約1碗飯;一盤8片的牛五花,相當於2碗飯;6顆貢丸、11片甜不辣、8塊炸豆皮,相當1碗飯;1包王子麵約1碗飯;檸檬紅茶、奶茶、可樂各1杯,也相當於1碗飯。

另外,1碗的麻辣鍋湯底含鈉量約1255毫克;一大匙醬油、辣椒醬及豆瓣醬,各約750毫克;1包王子麵約530毫克;1顆花枝丸、旗魚丸、貢丸,各約100多毫克。

國健署提供聰明吃火鍋要訣,建議民眾吃火鍋選清湯,避免麻辣鍋及酸菜白肉鍋等高熱量、高鈉的湯頭,且應少喝熬煮過久的湯頭,以免高普林攝取過多,引發痛風;少挑選加工食材,如貢丸、火鍋餃等,以及油炸豆製品,如炸豆皮、豆包等,可選擇天然食材,如南瓜、芋頭、玉米當作主食,以及低脂類的魚肉、雞肉。

食用順序可先吃富含營養素及纖維質的蔬菜,除了增加飽足感,同時減少熱量的攝取;沾醬則可利用蔥、薑、蒜、檸檬汁、蘿蔔泥,或蕃茄泥,作為火鍋沾醬,避免使用沙茶醬、芝麻醬及蛋黃等高熱量醬料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聰明吃火鍋6要訣 拿「勝利寶劍」斬斷肥肉牽連

優活健康網 – 2013年12月25日 上午8:47

(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/綜合報導)每當進入冬令時節,熱騰騰的火鍋常是民眾聚餐的首選,民眾至吃到飽的火鍋餐廳往往為了吃回本,卻忽略一頓吃到飽的火鍋下來可以攝取高達3900大卡熱量,相當於14碗白飯的熱量,已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建議熱量700大卡的五倍以上,導致吃一頓可胖半公斤,若每週吃一次,一個冬天就可以胖5.3公斤,簡直是遇到一場麻煩事,冬天過後整個變了樣子。

吃火鍋六要訣 拿勝利寶劍斬斷肥肉牽連

因此,為了民眾的健康,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聰明吃火鍋6要訣,教導民眾如何健康吃火鍋,拿著「勝利寶劍」斬斷肥肉的牽連:

1)拒絕冤枉吃,提醒民眾不要讓吃到飽餐廳成為餐廳名單中的一項選擇,建議民眾選擇定量的餐廳,並養成餐餐吃八分飽的習慣。

2)選清湯,麻辣鍋及酸菜白肉鍋等湯頭有高熱量、高鈉的問題,除選擇昆布湯  外,應避免喝熬煮過久的湯頭,火鍋煮過久後,肉湯加上肉類食材不斷烹煮,湯底會有高普林,攝取過多恐引發痛風疾病。少喝湯也可減少熱量及鈉的攝取。

3)少加工,避免選擇肉類加工品,如貢丸、火鍋餃,這類加工肉製品會使用肥肉來增加口感,並避免選擇油炸的豆製品,如炸豆皮、豆包等,這些都是造成過多油脂或熱量攝取的來源,且加工類的食品含鈉量也很高,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要避免選食。民眾可選擇當季天然無加工的食材,如米飯、南瓜、芋頭、玉米作為主食來源,亦可選擇低脂類的肉品(魚肉或雞肉類)或豆製品(豆腐)作為蛋白質來源。

4)先吃菜,建議以蔬菜取代過多肉類的攝取,除了可以增加飽足感,同時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取,如菇類、蔬菜,熱量低又富含營養素及纖維質。

5)少沾醬,避免使用沙茶醬、芝麻醬及蛋黃等高熱量醬料,這類的醬料不但熱量高且含鈉量也高,攝取過多確實造成身體的負擔,民眾可利用蔥、薑、蒜、檸檬汁、蘿蔔泥或自製蕃茄泥做健康又具獨特風味的火鍋沾醬,降低熱量及含鈉量的攝取。

6)少甜食,甜湯、甜飲料等在吃到飽的店裡常是無限供應的,民眾不可忽略這些額外提供熱量的來源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火鍋吃到飽胖半斤 等於14碗白飯
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 – 2013年12月24日 下午2:06

冬天冷颼颼,各式熱騰騰的火鍋紛紛推出,不過國民健康署建議,「吃到飽」火鍋大餐容易肥胖上身,一頓可胖半公斤,相當14碗白飯熱量;建議可以用「單品涮涮鍋」做為選擇,並且應多吃青菜、多選低脂肉品、少沾醬,養成吃8分飽習慣,不僅可吃出健康美味,更是遠離肥胖的聰明選擇。

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指出,冬令時節,熱騰騰的火鍋常是民眾聚餐的首選,而1頓吃到飽的火鍋,約可以攝取高達3900大卡熱量,相當於14碗白飯的熱量,已超過成年人中餐,或晚餐建議熱量700大卡的攝取標準。

火鍋吃到飽 熱量約14碗白飯

若依照營養攝取換算,1個60公斤正常體重輕度活動者,1天建議熱量1800大卡,吃1頓可胖半公斤,若每週吃1次,1個冬天就可以胖5.3公斤;而一頓吃到飽火鍋鈉攝取量高達6600毫克,超過國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,相當於1餐吃進約3天鈉建議攝取量。

而「單品涮涮鍋」由於食材的限制,以及湯類多以清湯為主,1餐下來,總熱量大約只有800大卡左右,而1碗200毫升的麻辣鍋湯底,約有271大卡,相當提供近1碗飯的熱量,而3碗酸菜白肉鍋的湯底,也可提供1碗白飯以上的熱量。

1盤牛五花2碗飯 慢性病要注意

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陳延芳組長指出,肥胖常與熱量攝取過多有關,而肥胖更是造成許多疾病,如:高血壓、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元兇,基本上,1盤牛五花(160公克/8至10片)熱量高達518大卡,相當於近2碗飯的熱量,一盤梅花豬(160公克/8至10片)470大卡,相當於1.5碗飯的熱量。

在加工製品中,6顆的貢丸、11個甜不辣、8小塊的炸豆皮(80公克)皆提供相當1碗飯的熱量,1包王子麵251大卡熱量。而1杯240毫升的檸檬紅茶及奶茶,皆提供100大卡,至於可樂為139大卡(每罐330毫升)。

【慢性疾病病友注意事項】:

1.高血壓病友:

濃湯切忌喝多,建議選擇新鮮食材,避免攝取含鈉量高的食品,以及盡可能減少使用沾醬,譬如加工類的餃子丸子類、沙茶或豆瓣等調味醬料及湯頭等。

2.高血脂病友:

建議選擇低脂肉品,如魚肉或雞肉類,五花及牛肉類肉品要避開(如梅花豬肉、牛等),肉類加工品,如貢丸、火鍋餃等,這些也是造成過多油脂攝取的來源。

3.糖尿病病友:

甜點須節制,多吃蔬菜類,延緩糖份吸收,並注意選擇火鍋料,南瓜、芋頭、豬血糕、年糕等皆為主食類,要注意食用分量,同時避免攝取過多高脂肪的食品,以免影響體重和血糖的控制。

4.有痛風病友:

湯底建議選擇清湯,且避免喝熬煮過久的湯頭,多喝水,以免引發痛風。

【聰明吃火鍋6要訣】:

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聰明吃火鍋的6要訣,教導民眾如何健康選,避免肥了肚皮瘦了荷包,失了健康:

1.拒絕冤枉吃:

建議民眾選擇定量的餐廳,並養成餐餐吃八分飽的習慣。

2.選清湯:

麻辣鍋及酸菜白肉鍋等湯頭有高熱量、高鈉的問題,除選擇昆布湯外,應避免喝熬煮過久的湯頭。

3.少加工:

減少貢丸、火鍋餃,這類加工肉製品,並避免選擇油炸的豆製品,如炸豆皮、豆包等,不僅油脂熱量高,且含鈉量也很高,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要避免選食。

建議民眾可選擇當季天然無加工的食材,如米飯、南瓜、芋頭、玉米作為主食來源,亦可選擇低脂類的肉品,如魚肉或雞肉類)或豆製品,如豆腐作為蛋白質來源。

4.先吃菜:

建議以蔬菜取代過多肉類的攝取,除了可以增加飽足感,同時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取,如菇類、蔬菜,熱量低又富含營養素及纖維質。

5.少沾醬:

避免使用沙茶醬、芝麻醬及蛋黃等高熱量醬料,民眾可利用蔥、薑、蒜、檸檬汁、蘿蔔泥或自製蕃茄泥做健康又具獨特風味的火鍋沾醬,降低熱量及含鈉量的攝取。

6.少甜食:

甜湯、甜飲料等在吃到飽的店裡經常是無限供應,民眾不可忽略這些額外提供熱量的來源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牛奶鍋熱量爆表 鮮奶油添香麵粉增稠

作者: 杜蘊潔 | TVBS – 2013年12月11日 下午7:34

冬天吃火鍋,許多人喜歡選擇奶香濃郁的牛奶鍋,但大部分牛奶鍋其實不是只加鮮奶,西餐主廚說,餐廳業者為了讓牛奶鍋有豐富的奶香味和濃稠感,通常會加入許多動物性鮮奶油和麵粉,因為單純只加鮮奶的話,風味不佳,但動物性鮮奶油不但熱量高,裡頭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過高,容易堵塞心血管引發中風、心肌梗塞的風險。

香濃牛奶鍋沸騰時滾得「啵啵」作響,最適合冬天享用,不過看看眼前這湯頭出奇的濃稠,而且久了還會出現黃色油脂。餐廳員工:「牛奶火鍋啊。」記者:「它是加牛奶還是有加鮮奶油?」餐廳員工:「也有加鮮奶油,奶油加滿多的。」原來喝到的牛奶鍋湯頭不單純只加牛奶,店員說還要加很多鮮奶油,難道不能只加牛奶嗎?我們請西餐主廚煮看看,請民眾試喝風味如何。民眾:「這個比較香,這個比較淡一點。」西餐主廚王朝輝:「一般市售如果只有加鮮奶的話,它的味道就不夠,所以它勢必要加鮮奶油,還有加了一些麵粉讓它比較濃稠。」主廚說為了增添奶香一定得加鮮奶油,也要加麵粉讓湯頭更濃稠,但這樣一來就吃進多餘的澱粉和油脂,不但熱量高,再加上動物性鮮奶油飽和脂肪含量高,長久下來吃多了,心血管疾病風險跑不掉。想享受牛奶鍋濃郁湯頭好滋味,其實也有更健康的方法,昆布、豬大骨、紅白蘿蔔、人參鬚、枸杞等中藥材全部下鍋熬煮,再加入用奶油炒過的洋蔥、蒜酥、柴魚,全部熬煮至少一個小時成為湯底,上桌前才加進鮮奶。比起市售牛奶鍋直接加入鮮奶油,主廚示範的健康版牛奶鍋,是以蔬果和中藥精華,經過熬煮帶出風味和濃稠感,相對低脂健康也能吃出美味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零食新招!低卡巧克力和健康薯條
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/編譯 | 華人健康網 – 2013年12月8日 下午12:20

在2013年,全球出現了不少健康營養方面的新突破,以及與全球民眾息息相關的飲食新革命,美國《時代》雜誌(TIME)整理出排名前10的與減重及健康相關的新聞,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主題之一,便是與食物相關的「健康薯條」及「低卡巧克力」,漢堡王在9月推出一款宣稱更健康的薯條,而在更早之前,4月多時英國華威大學也研發出低脂巧克力,為愛吃又怕胖的民眾找到新希望。

1.漢堡王推低卡薯條,脂肪減少20%

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高漲,在飲食的安全、健康考量上也比以往來得更謹慎,而這對於販賣高油脂、高熱量的連鎖速食餐廳來說,無疑是一大挑戰。有鑑於此,全球連鎖速食店之一的漢堡王企圖改造自家品牌形象,希望能吸引到健康走向的顧客群,因此在點餐單中出現了蔓越莓蘋果沙拉、芒果奶昔等水果類輕食風選擇。

除此之外,今年9月美國漢堡王與馬鈴薯供應商McCain合作,獨家推出低脂薯條「Satisfries」,1份薯條的熱量從原本的340大卡減到270大卡,減少了20%,並強調「低脂、低鹽、無糖」,但風味不變。秘訣在於薯條上的裹粉技術,讓薯條比較不會吸油。

2.減50%脂肪巧克力,口感不變

巧克力是令人又愛又恨的甜食,雖然可口美味,卻也是令人身體橫向發展的邪惡因素之一,如果你也是因為怕胖而不得不忍痛拒絕巧克力的話,英國華威大學的這項發明肯定是一大好消息。

英國華威大學(University of Warwick)研究人員發現可以使用水、果汁、或酒精甚至低卡可樂來取代巧克力中的脂肪部份,使用的方法就是一種「皮克林乳液」(Pickering emulsion)物質,也就是做果凍時所使用的酒精與石花菜的混和乳化劑,將脂肪替換成這種微小的乳化物質,減少巧克力的脂肪含量。

此外,根據華威大學學者的實驗結果,石花菜加果汁、石花菜加酒精、石花菜加水,這些組合都能用來生產不損口感的低脂巧克力。同時,利用同樣的原理和方法,採用其他液體,則能夠降低糖分含量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